耳朵里有白色膏状东西是什么原因

4.37万次浏览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朵里有白色膏状东西可能是耵聍、外耳道湿疹或真菌性外耳道炎等原因引起。耵聍是外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外耳道湿疹可能与过敏或局部刺激有关,真菌性外耳道炎通常由真菌感染导致。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耵聍

耵聍俗称耳屎,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或白色黏稠物质,干燥后可能呈现膏状或片状。少量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异物的作用。若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清理,避免自行掏挖以免损伤外耳道。

2、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可能与接触过敏原、局部刺激或精神因素有关,表现为外耳道皮肤红斑、脱屑伴白色或淡黄色渗出物。急性期可出现瘙痒、灼热感,慢性期可能伴随皮肤增厚。治疗需避免搔抓,可遵医嘱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配合氯雷他定片抗过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

3、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多由曲霉菌或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于长期潮湿环境、滥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典型表现为白色或灰褐色膏状分泌物,伴随耳痒、耳闷及耳鸣。确诊需通过分泌物镜检,治疗可使用克霉唑滴耳液抑制真菌生长,严重时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日常需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

4、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鼓膜穿孔可能导致脓性分泌物经外耳道流出,干燥后形成白色膏状物。常伴随耳痛、发热及听力减退。需通过耳镜检查明确鼓膜情况,治疗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配合氧氟沙星滴耳液局部消炎。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炎症扩散至中耳。

5、银屑病

银屑病累及外耳道时,皮肤角质层异常增生可形成银白色鳞屑,混合皮脂后可能呈现膏状。通常伴随头皮或身体其他部位红斑鳞屑性皮损。治疗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泊三醇软膏调节角质代谢,严重时需注射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控制免疫反应。注意避免过度清洁,防止皮肤屏障受损。

日常应避免用棉签或挖耳勺频繁清理外耳道,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或将分泌物推入更深部位。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防止进水,游泳后及时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耳道。若白色分泌物持续增多、伴有异味或听力下降,需尽快至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耳镜检查和分泌物化验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或药膏,防止掩盖病情或加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