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胃溃疡通常比胃糜烂更严重。胃溃疡是胃黏膜深层组织受损形成的溃疡性病变,胃糜烂则是浅表性黏膜损伤。胃溃疡可能引发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胃糜烂一般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胃溃疡的病变深度超过黏膜肌层,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呕血或黑便,严重时可穿透胃壁引发腹膜炎。胃溃疡疼痛具有周期性、节律性特点,进食后可能加重。长期胃溃疡未规范治疗可能增加癌变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主要诱因。治疗需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铋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以及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
胃糜烂病变局限于黏膜表层,多表现为上腹隐痛或饱胀感,较少出现严重出血。胃糜烂常见于应激、酒精或药物刺激等情况,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或浅表破损。多数胃糜烂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配合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后可愈合,预后良好。但反复胃糜烂可能进展为胃溃疡,需定期复查胃镜。
无论胃溃疡或胃糜烂患者均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进食习惯。胃溃疡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胃糜烂患者治疗后建议每半年复查胃镜。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或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