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运动通常有助于降低高血压,但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合理方案。高血压患者可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等方式辅助控制血压,但严重高血压或合并其他疾病时需遵医嘱调整运动强度。
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管舒张,长期坚持可使收缩压降低。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抗阻训练选择小重量多组次方式,每周2-3次,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运动过程中需避免憋气用力,防止血压骤升。部分研究显示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对轻度高血压患者具有稳定血压作用。
未控制的三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患者应暂缓剧烈运动。合并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时,运动可能诱发急性事件。肾功能不全晚期患者需严格限制运动强度。运动期间出现头晕、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就医。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风险评估,必要时配合动态血压监测调整方案。
高血压患者运动前后需监测血压变化,避免清晨血压高峰时段运动。运动期间保持水分补充,注意保暖防暑。饮食上控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钾、钙、镁等矿物质。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若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需注意运动后低血压风险。建议建立运动日记记录血压反应,定期复诊评估运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