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经常发呆原因

3.42万次浏览

许瑞英 主任医师

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子经常发呆可能与遗传因素、注意力缺陷、睡眠不足、心理压力、癫痫发作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必要时及时就医。

1、遗传因素

部分孩子可能存在家族遗传倾向,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或思维迟缓。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家长可通过亲子互动游戏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如拼图、积木等结构化活动。若伴随学习能力明显落后,需就医评估是否存在发育迟缓。

2、注意力缺陷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常出现神游现象,可能伴有小动作增多、做事虎头蛇尾等症状。确诊后医生可能开具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托莫西汀胶囊等药物,同时建议家长配合行为矫正训练,如制定任务清单、分段完成作业等方式改善症状。

3、睡眠不足

学龄期儿童每日需要9-11小时睡眠,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白天精神恍惚。家长需固定就寝时间,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应保持黑暗安静,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七星茶颗粒等助眠中成药,但不宜长期依赖药物。

4、心理压力

家庭矛盾、校园欺凌等应激事件可能引发心因性发呆,孩子往往伴随情绪低落或抗拒上学。家长需耐心沟通消除顾虑,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认知行为疗法和沙盘治疗对儿童情绪问题效果较好,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氟西汀口服溶液。

5、癫痫发作

失神性癫痫发作时表现为突然凝视、呼之不应,每日可发作数十次。脑电图检查可见特征性3Hz棘慢波,确诊后需长期服用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或拉莫三嗪分散片控制发作。家长应记录发作频率,定期复查调整药量。

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规律作息,保证每日1小时户外活动,饮食中适量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过度训斥发呆行为,可采用温和提醒方式。若发呆频率超过每周3次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到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完善注意力测试、脑电图等检查。学龄儿童可尝试正念训练,每天进行5-10分钟呼吸专注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