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肚子不疼但拉稀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功能紊乱、感染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等因素有关。拉稀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可能伴有腹胀或轻微不适。
食用生冷、变质或刺激性食物可能引起胃肠功能暂时性失调。过量摄入高纤维食物或酒精也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调整饮食结构后症状多可自行缓解,无须特殊治疗。
精神紧张或作息紊乱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间歇性腹泻,粪便多呈糊状但无脓血。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调节。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起无痛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儿童。可能伴随低热或食欲减退。需进行粪便检测确诊,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对症治疗。
该病属于功能性肠病,腹泻型患者排便前常有急迫感。症状多与情绪波动相关,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先天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会导致进食乳制品后出现渗透性腹泻。典型表现为腹胀伴水样便,停用乳制品后症状缓解。可通过氢呼气试验确诊,建议选择无乳糖替代食品。
建议记录每日饮食与排便情况,避免摄入已知过敏原。腹泻期间注意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日常可适当食用苹果、山药等具有收敛作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