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孕期小腹坠痛可能由子宫增大、假性宫缩、泌尿系统感染、先兆流产、胎盘早剥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观察、调整姿势、抗感染治疗、保胎治疗、紧急剖宫产等方式处理。
妊娠期子宫随胎儿生长逐渐扩张,圆韧带受到牵拉可能导致下腹坠胀感。这种生理性疼痛多为双侧隐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建议采取侧卧位减轻压迫,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可使用孕妇托腹带分散腹部压力。若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不缓解需就医排除病理因素。
孕中晚期出现的无规律宫缩称为Braxton-Hicks收缩,表现为腹部发紧伴轻微下坠感,持续时间通常小于30秒。与真宫缩的区别在于强度弱、无渐进性、不伴随宫颈变化。可通过饮水补液、排空膀胱、左侧卧位来缓解。若每小时超过4次或伴有出血需立即就诊。
妊娠期激素变化使输尿管扩张,易发生肾盂肾炎或膀胱炎,除小腹坠痛外常伴尿频尿急、排尿灼热感。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孕期相对安全的抗生素,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量应保持2000毫升以上。
孕28周前出现阵发性下腹痛伴阴道流血需警惕,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等因素有关。超声检查可观察胚胎存活情况,医生可能建议肌注黄体酮注射液或口服地屈孕酮片进行保胎治疗,同时绝对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
妊娠20周后胎盘部分或全部提前剥离属于产科急症,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子宫硬如板状,可能引发休克、凝血功能障碍。轻度早剥可尝试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重度需立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有高血压、外伤史的孕妇属于高危人群。
孕期出现小腹坠痛时应记录疼痛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建议穿着宽松衣物,每日进行30分钟温和散步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加重腹部不适。如疼痛持续加重、出现阴道流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须立即前往产科急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