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厌食症的症状主要包括体重明显下降、对体重和体型的过度关注、拒绝维持正常体重、月经紊乱、胃肠道不适等。厌食症是一种以进食行为异常、对体重和体型的歪曲认知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可能由心理、社会、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
厌食症患者会出现体重明显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体重下降可能超过标准体重的15%。患者可能通过严格限制饮食、过度运动等方式刻意减轻体重。长期体重过低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建议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体重变化,及时就医评估。
厌食症患者通常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型存在歪曲认知,即使体重已经很低仍认为自己肥胖。这种过度关注可能表现为频繁称重、测量身体部位、照镜子检查体型等行为。患者可能拒绝承认体重过低的严重性,需要心理干预帮助纠正认知偏差。
厌食症患者会刻意避免摄入足够热量来维持健康体重,可能表现为严格计算卡路里、拒绝与家人共同进餐、将食物切碎或藏匿等行为。长期热量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器官功能受损,需要营养支持和行为治疗帮助恢复正常饮食模式。
女性厌食症患者常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或闭经,这是由于体重过低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受抑制所致。长期闭经可能影响骨密度和生殖功能,需要内分泌治疗和营养改善。建议家长注意观察青春期女孩的月经情况,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
厌食症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胃肠道症状,这与长期进食不足、胃肠蠕动减慢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滥用泻药或利尿剂来减轻体重,进一步加重胃肠道问题。治疗需结合营养支持和胃肠道功能调节,必要时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片。
厌食症患者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家长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关注体重数字,创造轻松的就餐环境。鼓励患者参与适度的身体活动而非剧烈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和身体状况。如发现患者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或自杀倾向,应立即就医。治疗过程中需要耐心,避免对患者施加压力,多给予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