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房扑和房颤可通过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导管消融术、外科迷宫手术、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房扑和房颤通常由心脏结构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酗酒等原因引起。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盐酸普罗帕酮片可帮助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药物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地高辛片能减缓心跳频率。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凝血功能。
对于急性发作或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该治疗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术前需评估血栓风险,必要时先行抗凝治疗。电复律需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术后仍需药物维持治疗。
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递至心脏特定部位,隔离肺静脉或消融异常传导通路。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阵发性房颤效果较好。术后可能出现心包填塞、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
在心脏直视手术中,通过切割缝合或射频消融在心房制造迷宫样瘢痕,阻断异常电传导。该手术多合并其他心脏手术进行,对持续性房颤效果显著。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期较长。
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酒精咖啡因摄入,戒烟,保持适度运动。超重患者需减重,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接受正压通气治疗。规律作息和情绪管理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作。
房扑房颤患者日常需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补充镁钾,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定期监测心率血压,记录症状变化。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突发心悸气促时及时就医。长期抗凝治疗者需预防出血,避免外伤,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需综合管理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