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近视度数超过600度通常属于高度近视,一般无法自行恢复,但可通过科学干预控制进展并改善视觉质量。高度近视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眼球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需结合角膜塑形镜、激光手术或晶体植入术等方式矫正视力。
对于600度以上的近视,眼球轴长已发生结构性改变,角膜和晶状体的屈光状态难以自然逆转。日常需严格避免过度用眼,每用眼30分钟应远眺放松,保持阅读距离大于30厘米。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自然光有助于延缓近视发展。饮食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避免高糖饮食加重眼轴增长。定期进行散瞳验光检查,监测眼底健康状况,高度近视可能伴随视网膜变薄或裂孔风险。
医疗干预方面,18岁以上患者可考虑角膜屈光手术或眼内晶体植入术,但需通过严格术前评估。青少年可验配角膜塑形镜延缓度数增长,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控制进展。若出现视物变形、闪光感等异常症状,需立即排查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撞击,防止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建议每6个月进行专业眼科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跟踪度数变化。选择防蓝光眼镜减轻数码视疲劳,避免在昏暗环境下用眼。高度近视孕妇分娩前需专项眼底评估,部分病例可能需剖宫产规避视网膜脱落风险。虽然现有医疗手段不能根治高度近视,但系统化防控可显著降低致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