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坐褥疮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减压装置、局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坐褥疮通常由长期受压、摩擦力和剪切力、营养不良、潮湿环境和感觉障碍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发红、水疱、溃疡和感染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后轻轻拍干,可涂抹皮肤保护剂如氧化锌软膏。及时更换被汗液或尿液浸湿的衣物和床单,保持会阴部干燥。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可使用吸收性好的护理垫,并定时检查更换。
定期改变体位,每1-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减压床垫或坐垫,如记忆海绵垫、交替充气垫等分散压力。避免直接卧于硬板床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对于轮椅使用者,建议使用凝胶坐垫并每小时做抬臀减压动作。
遵医嘱使用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磺胺嘧啶银乳膏等。对于感染创面,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深部溃疡可配合使用水凝胶敷料或藻酸盐敷料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可采用红外线照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超声波治疗有助于消炎和促进组织修复。对于慢性难愈性溃疡,可考虑负压伤口治疗。这些治疗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根据伤口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深度溃疡合并坏死组织或骨髓炎,可能需清创手术去除坏死组织。大面积皮肤缺损需行皮瓣移植术。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手术部位受压。所有手术治疗都需由外科医生评估后决定,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坐褥疮患者日常需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保证足够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瘦肉等。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伤口愈合。适当进行被动或主动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家属需协助患者定期翻身,观察皮肤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规范治疗和护理,多数坐褥疮通过系统治疗可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