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轻度腰椎压缩性骨折一般不会遗留明显后遗症,但若未规范治疗或存在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可能增加远期并发症风险。
轻度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指椎体高度压缩不超过三分之一,且未累及椎管或神经结构的情况。此类骨折多由低能量损伤如跌倒、扭伤等引起,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早期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等保守治疗,配合钙剂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干预,多数患者可在3-6个月内恢复日常活动。康复期进行循序渐进的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降低慢性腰痛的发生概率。
当患者合并中重度骨质疏松、未遵医嘱过早负重活动或存在多节段骨折时,可能出现椎体进一步塌陷、脊柱后凸畸形等远期问题。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慢性机械性腰痛,尤其在久站、弯腰时症状加重。极少数情况下,骨折愈合不良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此时需考虑椎体成形术等介入治疗。
建议患者在康复期定期复查骨密度,持续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避免提重物及剧烈扭转动作。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措施,如保持地面干燥、使用防滑垫等。若出现持续腰痛或新发神经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