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威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人被咬伤后可通过冲洗伤口、消毒处理、包扎固定、注射疫苗、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咬伤通常由动物咬伤、昆虫叮咬、人为伤害等原因引起。
被咬伤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有助于减少伤口表面的细菌和病毒。若伤口较深,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时注意从伤口中心向外周轻轻挤压,促进污染物排出。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冲洗伤口,可能刺激组织影响愈合。
冲洗后用碘伏溶液或苯扎氯铵溶液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对于较深伤口,可使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深层消毒。消毒时应使用无菌棉签从伤口中心向外呈螺旋式涂抹,消毒范围需超过伤口边缘3厘米。消毒后避免立即包扎,需等待消毒剂自然干燥。
清洁消毒后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轻微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法。关节部位咬伤需用弹性绷带固定,避免活动导致伤口裂开。敷料应每日更换,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对于面部咬伤或大面积损伤,建议暴露疗法促进愈合。
被犬猫等哺乳动物咬伤后,需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病疫苗。根据暴露程度可能需要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毒蛇咬伤需及时注射抗蛇毒血清。破伤风疫苗接种超过5年者需加强注射。疫苗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深度咬伤或污染严重者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时,需进行细菌培养并调整抗生素。免疫低下者或特殊部位咬伤可能需要静脉给药。
被咬伤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浸泡。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等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张力增加。定期复查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有无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特殊咬伤如毒蛇、狂犬病暴露等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