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稳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干部内科
家人发烧、大病一场后,很多人会想着给他“补一补”。其实,中医认为,患者刚刚退烧时,引起病症的邪气还未散尽,脾胃功能还未恢复如初,不宜进食一些滋补、滋腻的食物,反而应喝一些便于肠胃吸收的米汤、甜汤等,供给患者足够的阴液水分。
中医理论认为,引起发热的病因可概括为两大类: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外感发热,是指由外部的邪气,如风寒、风热、暑湿等,和时行疫毒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发热,多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症,治疗、康复期间应以发散解表为主;内伤发热则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础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治疗、调养时,应泻实热或补气血。
两类发热中,除体虚感冒需要兼顾扶正补虚外,一般都忌用补敛之品,避免进食滋补、滋腻食物,否则患者体内的“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消除,容易并发其他症状。过于滋腻的食物还容易助湿成痰,影响脾胃运化,使邪气更不易外出,有聚敛邪气之弊。此外,部分患者发烧后有食欲不振的症状,在消化功能不太好的情况下,进食过于滋腻的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病情好转。发热后,人体内的津液会被体热蒸腾而出,使各个脏器都处在缺水状态。此时,米汤、甜汤等食物能为身体提供水分,并利于肠胃消化吸收,将津液运化、输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发烧期间及刚刚退烧时,还应多喝温水,补充身体必需的水分;出汗多时,要及时更换衣物,帮助身体散热,减缓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