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得急性扩散性脑膜炎能治好吗

4.91万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儿童急性扩散性脑膜炎经过规范治疗通常可以治愈。急性扩散性脑膜炎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抗感染治疗,配合降颅压、控制惊厥等对症支持措施。

1、细菌性脑膜炎

细菌感染是急性扩散性脑膜炎最常见病因,常见病原体包括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等。患儿可能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治疗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抗生素,严重时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2、病毒性脑膜炎

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可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症状相对较轻,表现为发热、嗜睡、颈部僵硬等。治疗以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为主,辅以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多数患儿经治疗可完全康复。

3、真菌性脑膜炎

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发生隐球菌等真菌感染,症状进展较慢但易复发。需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注射液等抗真菌药物,治疗周期可达数月。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脑脊液指标。

4、并发症处理

严重病例可能并发脑积水、癫痫或听力损伤。脑积水需脑室腹腔分流术干预,癫痫发作可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听力损伤需早期康复训练。并发症的及时处理影响远期生活质量。

5、康复管理

恢复期需监测神经系统后遗症,通过认知训练、运动疗法促进功能恢复。家长应保证患儿充足营养,适当补充蛋白粉等营养素,避免剧烈运动,定期随访脑电图、头颅MRI等检查。

儿童急性扩散性脑膜炎的预后与病原体类型、治疗时机密切相关。家长发现患儿有持续发热、精神萎靡、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病房安静通风。康复阶段可逐步增加认知训练,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复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