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月子里妈妈拉肚子时,若症状轻微且无感染性病因,通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若腹泻由感染性因素引起或伴随发热等严重症状,需暂停哺乳并及时就医。哺乳期腹泻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或病原体感染有关,建议根据病因调整喂养方式。
哺乳期母亲出现轻微腹泻时,若未使用禁忌药物且无病原体感染风险,乳汁成分通常不受影响。此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反而有助于增强婴儿肠道抵抗力。需注意母亲是否因腹泻导致脱水,及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避免乳汁分泌减少。观察婴儿有无异常反应,如频繁哭闹、排便次数增加等,出现异常应暂停哺乳。
当腹泻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时,部分病原体可能通过乳汁传播。如轮状病毒、沙门氏菌等感染期间哺乳可能增加婴儿患病风险。若母亲出现血便、高热或使用哺乳期禁忌药物如喹诺酮类抗生素,需立即停止母乳喂养。建议将乳汁吸出丢弃以维持泌乳,待症状完全缓解且停药48小时后再恢复哺乳。
哺乳期出现腹泻应优先排查饮食因素,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感染性腹泻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确诊后遵医嘱使用不影响哺乳的药物如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哺乳前后严格洗手,做好餐具消毒。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婴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母婴共同就诊评估喂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