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孕妇胆固醇高可能与妊娠期激素变化、饮食结构改变、遗传因素、肝脏代谢负担加重、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妊娠期胆固醇升高通常是生理性现象,但需警惕病理性升高风险。
妊娠期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些激素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高水平的孕激素会抑制胆固醇降解酶活性,导致血液中胆固醇清除速度减慢。这种生理性升高幅度通常在20%-30%之间,产后6周左右可逐渐恢复。
部分孕妇为补充营养会过量摄入动物内脏、肥肉、奶油等高胆固醇食物。每日胆固醇摄入量超过800毫克时,可能超出肝脏代谢能力。建议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孕妇可能出现更显著的胆固醇升高。这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存在缺陷,妊娠期胆固醇水平可能超过7.8mmol/L。需通过血脂检测和基因筛查确诊,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考来烯胺散等胆汁酸螯合剂。
妊娠期肝脏需要代谢母胎双方的胆固醇,孕晚期血容量增加50%会稀释载脂蛋白浓度。当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时,胆汁排泄障碍会导致总胆固醇升高伴皮肤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症状。
胰岛素抵抗会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增加,这类孕妇常合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同步升高。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引发高脂血症,需通过糖耐量试验确诊,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建议孕妇定期监测血脂指标,保持每周3-5次低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帮助胆固醇排泄。若空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持续超过5.2mmol/L或出现黄色瘤等异常体征,需及时到产科和内分泌科就诊。注意避免盲目限制脂肪摄入,必需脂肪酸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