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尿黄怎么回事

7934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新生儿尿黄可能由生理性浓缩尿、母乳性黄疸、尿路感染、胆道闭锁、溶血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增加喂养量、蓝光治疗、抗感染治疗、手术干预、输血等方式治疗。

1、生理性浓缩尿

新生儿肾脏浓缩功能不完善,若喂养不足导致水分摄入过少,尿液会因浓缩而发黄。表现为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无其他异常症状。需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率,每次喂养10-15毫升,每2-3小时一次。家长需观察尿布湿度,确保每日排尿6-8次。

2、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能加重胆红素肠肝循环,导致黄疸伴尿黄。表现为皮肤黄染、尿色深但大便颜色正常。可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或暂停母乳2-3天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家长需每日监测黄疸范围,避免阳光直射。

3、尿路感染

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细菌分解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变黄浊。伴随发热、哭闹不安、拒奶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确诊后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家长需保持会阴清洁,及时更换尿布。

4、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淤积,尿中胆红素升高呈深黄色。典型表现为进行性黄疸、陶土色大便。需通过肝胆超声和胆道造影确诊,早期可行葛西手术建立胆汁引流通道。家长需记录大便颜色变化,术后注意脂溶性维生素补充。

5、溶血性疾病

ABO或Rh血型不合引发溶血,大量红细胞破坏导致尿胆原升高。可见贫血、肝脾肿大、酱油色尿等症状。严重者需换血治疗,轻症可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苯巴比妥片促进胆红素代谢。家长需避免新生儿受凉,观察有无嗜睡或抽搐等胆红素脑病征兆。

新生儿尿黄需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原因。家长应记录每日尿色、尿量及伴随症状,保持喂养充足。若尿黄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发热、大便发白等表现,须立即就医。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食物,配方奶需按标准比例冲泡。注意新生儿脐部及会阴清洁,穿戴纯棉透气衣物,室内保持22-26℃适宜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