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婴儿疝气怎么办

3.22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一个月婴儿疝气可通过日常护理、手法复位、疝气带固定、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疝气通常由腹壁肌肉发育不全、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

1、日常护理

家长需避免婴儿剧烈哭闹或用力排便,以减少腹内压。可采取竖抱姿势减轻腹部压力,哺乳后拍嗝防止胀气。每日观察疝囊突出情况,若出现皮肤发红、触痛需及时就医。婴儿衣物应宽松,纸尿裤不宜过紧。

2、手法复位

适用于可复性疝气,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医生会轻柔按压疝囊使其回纳腹腔,操作前需确认无肠管嵌顿。家长不可自行尝试复位,错误操作可能导致肠管损伤。复位后需继续观察是否复发。

3、疝气带固定

医用疝气带通过局部加压防止疝囊突出,需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尺寸。每日使用时间不超过12小时,需定时检查皮肤是否受压破损。该方法不能根治疝气,仅作为暂时性保护措施。

4、药物治疗

对于合并腹胀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乳果糖口服溶液能缓解便秘,减少腹压增高。西甲硅油乳剂可改善肠胀气症状。所有药物均需严格按儿科剂量使用。

5、手术治疗

若发生嵌顿疝或反复发作,需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创伤较小。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避免感染。多数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复发概率较低。

家长应定期监测婴儿腹股沟或脐部包块变化,记录突出频率和持续时间。哺乳期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若发现疝囊无法回纳、婴儿哭闹拒食或呕吐,须立即急诊处理。平时可多做腹部抚触促进腹肌发育,但避免按压疝囊部位。随月龄增长,部分患儿腹壁缺陷可自行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