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宝宝大便干硬颗粒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腹部按摩、补充益生菌、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这种情况通常由饮食不当、水分不足、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器质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改善大便干硬颗粒状。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软化大便。适合宝宝食用的蔬菜包括西蓝花、菠菜、胡萝卜等,水果可以选择苹果、梨、香蕉等。家长需注意将蔬菜水果处理成适合宝宝吞咽的性状,避免发生呛咳。对于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如燕麦、小米等。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缓解大便干硬颗粒状。水分不足会导致大便中的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变得干硬。家长需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合理安排每日饮水量。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哺乳次数。对于配方奶喂养或已经开始喝水的宝宝,可以在两餐之间适量喂水。夏季或发热时更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适当进行腹部按摩可以帮助改善胃肠蠕动功能。家长可以让宝宝平躺,用手指指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按摩力度要轻柔,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可以进行2-3次。按摩时要注意室内温度,避免宝宝着凉。这种物理方法对于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要注意如果宝宝出现哭闹、抗拒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大便干硬颗粒状。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包括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益生菌产品,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含益生菌的食物摄入,如无糖酸奶等。
对于顽固性大便干硬颗粒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开塞露等。乳果糖口服溶液是一种渗透性泻药,可以增加肠道水分含量软化大便。聚乙二醇4000散通过保持肠道内水分改善便秘症状。开塞露能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但不宜长期使用。家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家长需密切观察宝宝的大便情况,记录排便频率和大便性状。如果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改善,或伴有发热、呕吐、腹胀、体重不增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宝宝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憋便。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量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奶粉品牌。保持耐心和持续的护理对改善宝宝大便干硬颗粒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