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宝宝发热可通过温水擦拭、减少衣物、调节室温、多喝温水、使用退热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发热通常由感染、环境因素、免疫反应、代谢异常、疫苗接种等原因引起。
用32-34℃温水浸湿毛巾,轻柔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分蒸发可带走体表热量,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刺激皮肤。擦拭后及时擦干皮肤,防止受凉。该方法适合体温未超过38.5℃的轻度发热。
解开过多包裹的衣物,保留单层透气棉质内衣。过度保暖会阻碍散热,但需注意避免在空调直吹或通风处操作。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寒战,若发生寒战需暂停减少衣物并适当保暖。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之间,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冷风直吹。空气流通有助于热量散发,可配合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高温环境会加重发热症状,但室温过低可能导致寒战产热。
少量多次喂食温水、母乳或稀释果汁,每次5-10毫升,间隔15-20分钟补充。体液补充能促进新陈代谢和排尿散热,观察尿量应保持每3小时1次以上。拒绝饮水的宝宝可用滴管缓慢喂入。
将退热贴敷于额头或后颈部,每4小时更换一次。凝胶成分通过水分蒸发实现局部降温,需避开眼睛和口鼻。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红疹,应立即停用。该方法适用于外出或夜间辅助降温。
物理降温期间需每小时监测体温,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24小时未降,应及时就医。避免使用冰敷、酒精擦浴等激进降温方式。保持宝宝安静休息,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流质食物。注意观察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和呼吸频率,出现嗜睡、抽搐、紫绀等症状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