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内胆管结石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肝内胆管结石是指位于肝内胆管系统的结石,可能由胆道感染、胆汁淤积、寄生虫感染等因素引起。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常出现右上腹持续性胀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这种疼痛通常与结石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有关,进食油腻食物后疼痛可能加重。患者可能伴有腹部压痛或反跳痛,严重时可出现腹肌紧张。
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如陶土色。这是由于结石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胆红素反流入血所致。黄疸程度与胆管梗阻程度相关,完全梗阻时黄疸更为明显。
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伴寒战,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这种症状多提示合并急性胆管炎,由胆道梗阻后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发热常呈弛张热型,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常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这是由于胆汁排泄受阻影响脂肪消化吸收,同时胆道压力增高反射性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
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以四肢和躯干更为明显。这种症状与胆汁淤积导致胆盐沉积在皮肤刺激神经末梢有关,夜间瘙痒可能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皮肤表面可见抓痕但无原发性皮疹。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可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胆汁排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若出现持续腹痛、高热不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定期复查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监测结石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