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腰椎间盘突出一般是可以治好的,但具体治疗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等因素有关。腰椎间盘突出通常由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缓解症状并恢复功能。早期患者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物理治疗、牵引疗法等。急性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症状较轻者通过3-6个月的系统康复训练,如核心肌群锻炼、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多数能达到临床治愈。日常生活中需避免久坐久站、弯腰搬重物等行为,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腰垫也有助于减轻椎间盘压力。
少数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当出现马尾综合征(大小便功能障碍、会阴麻木)或保守治疗无效的剧烈疼痛时,需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腰椎融合术等手术方案。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预防复发,但需注意手术无法逆转已发生的椎间盘退变,术后仍需长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部分患者因神经受压时间过长,可能遗留轻度感觉异常或肌力下降等后遗症。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建议睡硬板床,控制体重以减少腰椎负荷,避免剧烈扭转动作。急性发作期可佩戴腰围制动,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若出现下肢放射痛加重或肌力下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饮食上可适当增加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有助于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