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室间隔缺损一般能治好,多数患者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效果与缺损大小、位置、是否合并其他畸形等因素有关。
小型室间隔缺损可能在儿童期自然闭合,无须特殊治疗。这类缺损通常位于肌部,直径不超过5毫米,患儿可能仅表现为轻度活动后气促,心脏杂音较柔和。定期随访中若观察到缺损逐渐缩小,可继续观察。日常需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每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
中大型室间隔缺损或伴有肺动脉高压者需积极干预。缺损直径超过5毫米或位于膜周部时,易导致左向右分流增加,引发反复肺炎、生长发育迟缓。介入封堵术适用于部分中央型缺损,采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缺口。外科手术则适用于复杂缺损,如合并主动脉瓣脱垂或右室流出道梗阻,需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需长期随访心功能,监测有无残余分流或传导阻滞。
建议患者尽早就诊心脏专科,通过超声心动图明确缺损类型。治疗期间应保持低盐饮食,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增加心脏负荷。术后恢复期遵医嘱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