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青少年抑郁的表现主要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我否定等症状。青少年抑郁可能与遗传因素、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社交障碍、神经递质失衡等原因有关,需及时就医评估。
持续两周以上的悲伤或空虚感是核心症状,表现为频繁哭泣、对日常活动失去愉悦感。部分青少年会描述“心里像压着石头”,或出现无明确诱因的情绪崩溃。严重时可能伴随绝望感,甚至出现自伤行为如割腕。家长需观察孩子情绪波动的频率和强度,避免简单归因为青春期叛逆。
对既往热衷的体育、游戏或社交活动突然丧失兴趣,拒绝参与也回避朋友邀约。典型表现为退出社团活动、长时间独处卧室,可能伴随“做什么都没意思”的消极言论。需注意与网络成瘾的区别,抑郁导致的兴趣减退常伴随精力下降而非转移。
约70%患者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少数表现为过度睡眠。夜间易惊醒且难以再次入睡,白天则出现明显疲倦感。部分青少年会昼夜节律颠倒,但失眠与嗜睡可能交替出现。家长需记录孩子睡眠时长与质量,排除手机使用等干扰因素。
体重一个月内波动超过5%需警惕,可能表现为暴饮暴食或拒绝进食。典型情况是突然厌恶既往喜欢的食物,或通过进食缓解焦虑。部分患者出现胃肠不适等躯体化症状,但体检无器质性病变。营养不均衡会加重情绪问题,需保证规律三餐。
过度自责或产生“我是累赘”等扭曲认知,对批评异常敏感。学业上可能突然放弃努力,认为“再努力也没用”。严重时伴随自杀意念,常通过作文、社交动态流露消极信号。家长应避免说教,通过专业心理咨询纠正认知偏差。
青少年抑郁的症状常被误认为青春期情绪波动,但持续两周以上需尽早就医。建议家长保持每日15分钟以上专注倾听,避免使用“想开点”等无效安慰。可鼓励孩子参与团体运动如篮球,促进多巴胺分泌。饮食上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限制高糖零食摄入。若确诊抑郁,须严格遵医嘱进行药物和心理联合治疗,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