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5.49万次浏览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脚踝骨折手术后遗症主要有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慢性疼痛、深静脉血栓、感染等。手术方式、术后护理及个体差异均可能影响后遗症发生概率。

1、创伤性关节炎

踝关节软骨在骨折或手术过程中可能受损,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活动时关节疼痛、肿胀,阴雨天症状加重。早期可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缓解症状,晚期可能需要踝关节融合术。

2、关节僵硬

术后长期固定可能导致关节囊挛缩和韧带粘连。患者会出现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影响下蹲、上下楼梯等动作。康复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器械辅助训练等物理治疗,严重者需行关节松解术。

3、慢性疼痛

内固定物刺激、软组织瘢痕增生或神经损伤均可导致持续性疼痛。疼痛多集中在骨折线周围或内固定物位置,寒冷刺激时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镇痛药物,顽固性疼痛需手术调整内固定位置。

4、深静脉血栓

术后制动导致下肢血流缓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更易发生。表现为小腿肿胀、压痛,皮肤温度升高。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已形成血栓者需穿戴医用弹力袜并长期服用利伐沙班片。

5、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术中污染可能引发骨髓炎或软组织感染。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早期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慢性感染需彻底清创并取出内固定物。

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从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可适量食用牛奶、鱼肉等促进骨骼修复。出现异常肿胀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复诊,必要时进行超声或CT检查评估恢复状况。夜间睡眠时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日常活动建议佩戴护踝提供稳定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