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颅底骨折后可能遗留脑脊液漏、嗅觉丧失、听力下降、面神经麻痹、视力障碍等后遗症。颅底骨折通常由外伤、坠落、交通事故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头痛、耳鼻出血、意识障碍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颅底骨折可能导致硬脑膜撕裂,引发脑脊液从鼻腔或耳道漏出。患者可能出现清亮液体持续流出,低头时加重,增加颅内感染风险。临床常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预防感染,必要时需行硬脑膜修补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擤鼻或剧烈咳嗽。
筛板骨折易损伤嗅神经纤维,导致永久性嗅觉减退或丧失。患者可能无法感知气味,影响食欲和安全防护。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可尝试嗅觉训练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日常需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注意食品保质期检查。
颞骨骨折可能损伤中耳结构或听神经,引起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可能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可使用泼尼松片减轻内耳水肿,严重者需佩戴助听器。避免噪音刺激,定期进行纯音测听评估听力变化。
骨折线涉及面神经管时,可能造成周围性面瘫,表现为口角歪斜、闭眼困难。急性期可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神经水肿,配合针灸康复。日常需使用人工泪液保护角膜,进食时注意避免颊黏膜咬伤。
视神经管骨折可能压迫视神经,导致视力骤降或视野缺损。需紧急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恢复期可补充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避免强光刺激,定期复查眼底。
颅底骨折患者应保持头部抬高30度体位,限制剧烈活动3-6个月。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出现发热、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时需警惕颅内感染。康复阶段可进行平衡训练和认知功能锻炼,定期神经外科随访评估后遗症恢复情况。避免潜水、高空作业等可能引起颅内压波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