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儿童低血糖可通过调整饮食、监测血糖、补充葡萄糖、调整胰岛素用量、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低血糖通常由进食不足、运动过量、胰岛素过量、肝糖原储备不足、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家长需为儿童准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麦面包、香蕉、燕麦片等,少量多次进食有助于稳定血糖。避免长时间空腹,两餐之间可适当加餐。若儿童出现拒食情况,可将果汁稀释后用小勺缓慢喂食。
家长应定期使用血糖仪检测指尖血糖,发作时每小时监测1次直至稳定。夜间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建议睡前加测血糖。记录血糖数值变化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选择符合儿童年龄的采血部位,避免反复穿刺同一手指。
急性发作时可立即口服葡萄糖片或含糖饮料,10-15克快速吸收的糖分能在15分钟内提升血糖。严重者需使用胰高血糖素鼻喷剂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家长需随身携带应急糖源,并向学校老师说明处理方法。
糖尿病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因剂量计算错误或注射时间不当引发低血糖。使用胰岛素泵者应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剧烈运动前后需额外补充碳水化合物。
反复发作或意识障碍者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持续葡萄糖输注。排查垂体功能减退、糖原累积病等病因时需做激素检测和基因筛查。住院期间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追踪血糖波动规律,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
家长应建立规律的喂养时间表,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教导年长儿识别心慌出汗等预警症状。选择透气衣物避免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睡眠环境保持适宜温度。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家中储备葡萄糖凝胶等急救物品。与营养师合作制定三餐食谱,确保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的科学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