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一岁宝宝鼻子不通气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蒸汽吸入、调整睡姿、按摩鼻翼、使用加湿器等方式缓解。鼻子不通气可能与感冒、过敏、鼻腔异物、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
使用医用生理盐水滴鼻液或喷雾清洁鼻腔,帮助软化分泌物并冲洗出堵塞物。操作时让宝宝侧卧,将盐水滴入上方鼻孔,分泌物可能随液体从下方鼻孔流出。注意选择婴儿专用生理盐水,避免使用含药物成分的洗鼻产品。
在浴室放热水制造蒸汽环境,抱宝宝吸入温暖湿润的空气5-10分钟,有助于稀释鼻腔黏液。也可用温热毛巾敷在宝宝鼻梁处,温度不超过40℃。蒸汽吸入对感冒或干燥引起的鼻塞效果较好,但需防止烫伤且不宜频繁使用。
将宝宝头部垫高15-30度,可用毛巾折叠垫在 mattress 下。半卧位能减轻鼻腔充血,改善通气。避免使用枕头以防窒息风险。此方法适用于夜间鼻塞,同时需保持房间湿度在50%-60%。
洗净双手后,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宝宝鼻翼两侧迎香穴,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鼻黏膜肿胀。注意力度要轻,若宝宝抗拒需立即停止。该方法对功能性鼻塞效果较明显。
在卧室使用冷雾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避免鼻腔干燥结痂。每日更换水并清洁机器,防止霉菌滋生。湿度不足会加重鼻塞,但超过70%可能滋生尘螨。合并咳嗽时,可加入少量生理盐水雾化。
家长需每日观察宝宝呼吸频率、进食情况及是否伴随发热。若鼻塞持续超过7天、出现黄绿色脓涕、呼吸急促或睡眠时憋醒,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护理期间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宠物毛发、尘螨等过敏原,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维生素C摄入。不要自行使用减充血剂等成人药物,严禁用棉签或吸管掏挖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