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硬化腹水通常属于失代偿期,即临床分期的中晚期阶段。肝硬化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腹水是失代偿期的典型表现之一,提示肝功能已出现明显障碍。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及钠水潴留密切相关。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促使液体渗入腹腔;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引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进一步加剧腹水积聚。患者常伴随腹胀、下肢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部分可能出现脐疝或膈肌抬高导致的呼吸困难。临床需通过腹部超声、腹腔穿刺等检查明确腹水性质,并排除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并发症。
少数情况下,早期肝硬化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如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也可能出现腹水,但此类腹水多由肝外因素引起。若肝硬化患者短期内腹水快速增多或出现发热、腹痛,需警惕自发性腹膜炎或门静脉血栓形成等急症。对于顽固性腹水或反复发作的腹水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进行性恶化,需评估肝移植指征。
肝硬化腹水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2克以内,同时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遵医嘱规范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定期复查肝功能、电解质及腹部影像学检查,若出现意识改变或呕血等危急症状需立即就医。营养支持方面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但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蛋白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