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晚上突然发烧可能与受凉、积食、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尿路感染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测量体温并观察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时需就医。
夜间气温变化大或睡眠时蹬被可能导致宝宝受凉。受凉后可能出现鼻塞、打喷嚏等感冒前驱症状,体温通常在38摄氏度以下。家长可增加衣物保暖,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或捂汗,防止体温骤升。
晚餐进食过多或睡前喝奶可能引发消化不良。积食发热多伴有腹胀、口臭、舌苔厚腻,体温波动在37.5-38摄氏度之间。建议家长调整喂养节奏,减少睡前饮食,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消化。若出现呕吐或腹泻需警惕脱水。
病毒或细菌感染咽喉、扁桃体时可出现突发高热,常伴随咳嗽、流涕、咽痛。体温可能迅速升至39摄氏度以上,婴幼儿可能出现拒食、烦躁。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配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缓解症状。
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多发于6-18个月婴儿。特征为持续3-5天高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疹子,发热期间可能伴随轻度腹泻。家长需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体温过高时可使用退热贴,皮疹无须特殊处理会自行消退。
女婴或未割包皮男婴更易发生,表现为发热伴排尿哭闹、尿频尿急。部分婴儿仅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需通过尿常规确诊。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期间需保证水分摄入。
家长应保持室内温度24-26摄氏度,湿度50%-60%,避免穿盖过厚影响散热。发热期间可少量多次喂温水,选择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出现嗜睡、抽搐、呼吸急促、皮肤瘀斑等危险信号时需立即急诊。退热后仍建议儿科就诊排查潜在感染灶,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