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抗精子抗体阳性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生殖道感染、精液异常、外伤或手术史、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抗精子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精子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可能导致不孕不育。
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机体错误识别精子为外来物质并产生抗体。这种情况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抗精子抗体会攻击精子表面抗原,影响精子活力与受精能力。治疗需结合免疫调节,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控制免疫反应。
前列腺炎、附睾炎等生殖系统感染可能破坏血睾屏障,使精子抗原暴露于免疫系统。病原体刺激引发的炎症反应会促进抗精子抗体生成。患者可能伴有尿频、会阴胀痛等症状。需针对感染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感染控制后抗体水平可能下降。
长期未排精或精液淤积可能导致精子降解产物刺激免疫反应。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引起的精子质量下降也会增加抗原暴露风险。这类患者精液分析常显示精子畸形率升高。建议保持规律排精频率,严重者可考虑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改善睾丸微环境。
睾丸外伤、输精管结扎术等操作可能破坏生殖道完整性,使精子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免疫应答。术后出现的抗精子抗体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于有生育需求者,可采用精子洗涤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技术规避抗体影响。
部分人群存在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多态性,更易对自身精子产生免疫耐受缺陷。这类患者往往有家族不孕史,抗体滴度持续较高。目前可通过免疫抑制剂短期治疗,严重者需选择体外受精等辅助生殖技术。
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应避免生殖道感染,规律作息以维持免疫平衡。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E、锌等营养素,减少烟酒刺激。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长时间骑行等压迫会阴的活动。建议每3-6个月复查抗体水平,生育困难者应及时到生殖医学中心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