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新生儿黄疸如果没有出现严重肝功能异常或胆红素水平过高的情况,一般可以正常接种预防针。如果黄疸是由严重肝胆疾病或溶血性疾病引起的,通常需要暂缓接种。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与胆红素代谢不成熟有关,多数在出生后2周内自行消退。这种情况下接种疫苗不会加重黄疸症状,也不会影响疫苗效果。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可能稍长,但只要胆红素水平在安全范围内且无其他并发症,仍可按时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等常规疫苗。母乳性黄疸通常无需中断母乳喂养或延迟接种,但需定期监测胆红素变化。
当黄疸伴随皮肤黄染持续加重、大便颜色变浅、尿液深黄等症状时,可能提示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等病理性黄疸。这类情况需先明确病因并进行蓝光照射、白蛋白输注等治疗,待胆红素降至安全水平后再评估接种时机。G6PD缺乏症等溶血性疾病引起的黄疸急性期也需暂缓接种,避免诱发溶血加重。部分遗传代谢病如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导致的黄疸,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接种方案。
建议家长在接种前如实告知医生黄疸发生时间、进展情况以及有无家族遗传病史。接种后需加强观察,如出现异常哭闹、嗜睡或黄疸程度加深应及时就医。日常可适当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避免脱水或营养不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