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频尿急尿失禁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尿频尿急尿失禁可能与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感染、神经源性膀胱、盆底肌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
减少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少量多次饮水。保持规律排尿习惯,避免憋尿。超重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腹部压力对膀胱的压迫。夜间尿频者可限制睡前两小时液体摄入,抬高下肢缓解水肿。
凯格尔运动可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改善压力性尿失禁。每日进行3组收缩训练,每组收缩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生物反馈治疗能帮助患者正确识别盆底肌群,联合电刺激可提升训练效果。孕妇及产后女性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M受体阻滞剂如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可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状,托特罗定缓释片能减少尿急发作。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适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经皮胫神经刺激通过调节骶神经反射改善膀胱功能,每周治疗2-3次。磁刺激治疗无创激活盆底神经,对压力性尿失禁效果显著。体外冲击波可促进盆底组织修复,需连续治疗4-6周。物理治疗需在专业机构完成,禁忌症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妊娠等。
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采用聚丙烯吊带加强尿道支撑。膀胱扩大术用于低顺应性膀胱,可增加储尿容量。骶神经调节术通过植入脉冲发生器控制排尿反射。手术选择需评估患者年龄、分型及并发症风险,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建议记录排尿日记监测症状变化,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会阴潮湿。饮食增加南瓜子、西红柿等富含锌元素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定期评估膀胱功能。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尿、发热时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流动力学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