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哺乳期胸疼可能由乳汁淤积、乳腺管堵塞、乳腺炎、乳头皲裂、情绪紧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调整哺乳姿势、使用药物、充分排空乳汁、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
哺乳期乳汁分泌过多或婴儿吸吮不充分可能导致乳汁淤积。乳房会出现胀痛感,触摸时可发现硬块,皮肤温度可能升高。建议增加哺乳次数,每次哺乳后用手或吸奶器排空残余乳汁。哺乳前用温热毛巾敷5-10分钟有助于促进乳汁排出。若出现发热需及时就医。
乳腺管堵塞常因哺乳姿势不当或文胸过紧压迫导致。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可触摸到条索状硬结,皮肤可能发红。哺乳时可先让婴儿吸吮患侧乳房,并变换不同哺乳姿势。哺乳间隙可轻柔按摩堵塞部位,方向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推进。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应就医。
乳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典型症状包括乳房红肿热痛、全身发热寒战。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红霉素软膏等治疗。哺乳期间仍可继续哺乳,但需注意药物安全性。
乳头皲裂主要由婴儿衔乳姿势不正确造成。表现为乳头表面裂痕、出血,哺乳时剧烈疼痛。每次哺乳后可涂抹纯羊脂膏或莫匹罗星软膏促进愈合。哺乳时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抹乳头有助修复。
哺乳期激素水平变化和育儿压力可能导致焦虑紧张,引发胸部闷痛。这种疼痛多为双侧性,无固定压痛点。可通过深呼吸练习、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保证充足睡眠,与家人分担育儿工作。症状严重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哺乳期出现胸疼应注意观察伴随症状,轻微胀痛可通过调整哺乳方式缓解。保持规律哺乳,避免乳汁淤积。选择宽松舒适的内衣,避免压迫乳房。饮食宜清淡,适量增加水分摄入。如出现持续疼痛、发热、乳房皮肤发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乳腺炎等疾病。哺乳期间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