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前期静脉曲张可通过压力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硬化剂注射、激光治疗等方式干预。静脉曲张通常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长期站立、肥胖、妊娠、遗传等因素引起。
医用弹力袜是压力治疗的核心手段,通过梯度压力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缓解腿部胀痛。选择压力等级为20-30毫米汞柱的弹力袜,白天穿戴8小时以上,夜间脱下。压力治疗能延缓病情进展,但对已形成的曲张静脉无法消除。
地奥司明片可增强静脉张力,减轻下肢沉重感;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减少毛细血管渗漏;七叶皂苷钠片具有抗炎消肿作用。药物需连续使用2-3个月才能显效,不能逆转已扩张的静脉,需配合其他治疗。
避免连续站立超过1小时,休息时抬高下肢15-20厘米。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增强小腿肌肉泵作用,每日快走30分钟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减少腹腔压力对下肢静脉的压迫。
聚多卡醇注射液可使病变静脉内膜粘连闭合,适用于直径小于4毫米的网状静脉曲张。治疗后需持续穿戴弹力袜2-4周,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等副作用。该治疗对粗大静脉效果有限,复发率较高。
腔内激光闭合术通过光纤导入热能封闭病变静脉,创伤小于传统手术。术后需穿戴弹力袜1个月,适合早期大隐静脉主干反流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灼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需由血管外科医师评估后实施。
建议每日进行踝泵运动,即脚尖上下摆动50次,促进血液回流。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E和生物类黄酮,减少高盐食物摄入。避免穿紧身裤、高跟鞋等影响血液循环的服饰,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下肢。若出现皮肤变色、溃疡等表现,需及时就医评估手术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