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段有哪些

4.75万次浏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段主要有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力检查、眼压测量等。

1、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是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方法,通过散瞳后使用检眼镜观察视网膜血管、黄斑区及视神经的变化。可发现微动脉瘤、出血点、硬性渗出等早期病变特征。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适合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能动态显示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通过特殊相机记录血流状态。可精准识别无灌注区、新生血管等增殖期病变特征,为激光治疗提供定位依据。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皮肤黄染或尿液变色。

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采用近红外光对视网膜进行分层成像,能定量测量黄斑水肿厚度,检测视网膜各层结构异常。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诊断敏感性高,可辅助判断是否需要玻璃体腔注药治疗。

4、视力检查

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可评估视功能受损程度,但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不影响中心视力。当病变累及黄斑区或出现玻璃体积血时,视力会显著下降。定期视力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

5、眼压测量

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可监测眼压变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可能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表现为眼压升高伴剧烈眼痛。早期发现眼压异常可预防不可逆视神经损伤。

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合并高血压或肾病者需缩短复查间隔。日常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避免吸烟及剧烈运动,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合理膳食中可增加深色蔬菜、深海鱼类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助于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