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危害有哪些

7934次浏览

赵蕾 副主任医师

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危害包括足部溃疡、感染、坏疽,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糖尿病足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表现为足部感觉减退、疼痛、伤口难以愈合等症状。

1、足部溃疡

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足部容易出现溃疡。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患者可能无法及时发现足部损伤。同时,血管病变使局部供血不足,伤口愈合能力下降,轻微擦伤或压迫可能发展为慢性溃疡。溃疡若未及时处理,可能进一步感染或坏死。

2、感染风险

糖尿病足患者免疫力较低,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足部溃疡容易继发感染。感染可能从浅表逐渐向深层组织扩散,引发蜂窝织炎、骨髓炎等。严重感染可能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感染还会加重局部组织缺血和坏死,增加治疗难度。

3、坏疽形成

糖尿病足患者血管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组织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可能发展为干性坏疽或湿性坏疽。干性坏疽表现为组织干燥、变黑、萎缩;湿性坏疽常伴有感染,组织腐败、恶臭。坏疽范围扩大可能累及足部大部分组织,保守治疗难以奏效。

4、截肢风险

糖尿病足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截肢手术。当溃疡、感染或坏疽无法控制,或已经危及患者生命时,医生可能建议截除患肢。截肢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截肢后残端护理不当还可能再次出现溃疡或感染。

5、全身影响

糖尿病足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足部感染可能引起败血症,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长期慢性伤口消耗体能,加重糖尿病病情。足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还会影响患者行走能力,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心理上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糖尿病足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外伤。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压。发现足部异常应及时就医,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日常可进行适度足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减少糖尿病足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