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骨盆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深静脉血栓、神经损伤、泌尿系统损伤、腹腔脏器损伤以及感染。
骨盆骨折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临床常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同时建议早期进行下肢活动锻炼。
骨盆骨折可能损伤骶丛神经或腰骶神经干,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神经损伤可能与骨折移位、血肿压迫等因素有关。治疗包括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严重者需手术探查减压。
骨盆骨折可能合并膀胱破裂或尿道断裂,患者表现为血尿、排尿困难或尿外渗。此类损伤多由骨折端直接刺伤或牵拉导致。需留置导尿管或进行膀胱造瘘,严重者需手术修复,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
严重骨盆骨折可能伤及直肠、小肠等腹腔脏器,表现为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多因骨折端尖锐或暴力传导所致。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手术探查,可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开放性骨盆骨折或手术后可能出现伤口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发热等。与伤口污染、免疫力下降有关。治疗需清创引流,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骨盆骨折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过早负重活动。饮食上需保证足够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定期进行下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观察排尿排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骨折愈合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