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小孩脸上冻伤可通过局部保暖、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冻伤通常由低温暴露、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冻伤后需立即脱离低温环境,用温水浸泡或毛巾热敷面部,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避免直接烤火或摩擦患处,防止二次损伤。可佩戴棉质口罩保护面部,外出时加强防风防寒措施。
一度冻伤可涂抹冻疮膏促进修复,二度冻伤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出现水疱时用碘伏消毒后外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禁用含酒精或刺激性成分的药膏,家长需每日检查孩子用药后皮肤反应。
伴有明显疼痛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严重肿胀时使用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继发感染者需服用阿莫西林颗粒,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维生素E软胶囊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
红外线照射可加速创面愈合,每日治疗15-20分钟。超声波治疗适用于深层组织损伤,能缓解局部硬结。治疗期间家长需用纱布遮盖孩子眼睛,避免强光刺激。
三度冻伤出现组织坏死时需行清创术,大面积损伤可能需皮瓣移植。术后需定期换药,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家长应协助孩子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冬季需给孩子佩戴保暖面罩,选择防风防水材质。每日洗脸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洗后及时涂抹儿童润肤霜。饮食多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如鸡蛋、胡萝卜等。发现皮肤苍白、麻木等早期冻伤症状时,家长应立即用体温复温处理。冻伤愈合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需注意防晒。反复冻伤者应排查雷诺综合征等基础疾病,寒冷季节减少户外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