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发烧39度一晚上通常不会烧坏,但需警惕高热惊厥或潜在感染。发热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生理反应,体温39度属于中度发热范畴,短期发热极少直接导致脑损伤。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呼吸加快等表现。多数情况下,适当物理降温配合补液可缓解症状,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覆盖。但需监测是否出现嗜睡、呕吐、皮疹等伴随症状,这些可能提示流感、幼儿急疹等感染性疾病。持续高热可能诱发热性惊厥,表现为四肢抽搐或意识丧失,此时应立即侧卧防止窒息。
少数情况下,超高热超过41度且持续12小时以上可能影响细胞代谢,但临床罕见。更需关注的是脑膜炎、脓毒血症等严重感染引发的持续高热,这类疾病常伴有颈强直、瘀斑等特征性表现。先天性代谢异常患儿可能出现非感染性超高热,需通过血尿筛查确诊。
建议家长记录发热起病时间与温度变化,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禁止交替用药或超剂量使用。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若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急诊排查颅内感染等重症。平时可通过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降低感染性发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