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男性胸痛可能由肌肉拉伤、胃食管反流、心绞痛、肺炎、气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整、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胸痛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胸壁肌肉或韧带损伤,表现为局部压痛且随呼吸加重。可通过热敷缓解痉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避免提重物及过度扩胸动作,一般1-2周可逐渐恢复。
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可引发烧灼样胸骨后疼痛,常伴反酸嗳气。可能与饮食过饱、卧位不当有关。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抑酸护胃药物,症状持续需排查食管裂孔疝。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出现压榨性胸痛,多位于心前区并向左肩放射。常见诱因包括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日常需控制血压血脂。若频发不缓解可能需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是否需支架植入术。
肺部感染累及胸膜可致呼吸相关性锐痛,伴随咳嗽发热。细菌性肺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保持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稀释痰液。胸痛持续加重需警惕脓胸并发症。
肺泡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引发突发刺痛,伴呼吸困难。瘦高体型男性更易发生自发性气胸。少量气胸可吸氧观察,肺压缩超过30%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愈后3个月内避免潜水、高空飞行等气压变化活动。
出现胸痛需立即停止活动并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心血管高危人群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及三高指标,定期进行心肺功能筛查。突发剧烈胸痛或意识障碍时须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