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小孩掉头发可能由遗传因素、营养不良、头皮感染、精神压力、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掉头发通常表现为头发稀疏、发际线后移、头皮瘙痒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部分儿童脱发与家族史有关,如先天性少毛症或雄激素性脱发。这类脱发通常表现为头发逐渐变细软,发量减少但无头皮异常。家长需观察家族中是否有类似情况,并就医进行基因检测。日常可适当补充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鸡蛋、瘦肉等,但无法逆转遗传性脱发。
缺铁性贫血或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毛囊生长周期紊乱。儿童可能伴随面色苍白、易疲劳等症状。家长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质吸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药物。
头癣或脂溢性皮炎会引起局部脱发斑块,伴有头皮屑增多、红斑等症状。真菌感染需使用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洗剂等抗真菌药物,细菌感染可用莫匹罗星软膏。家长应注意保持儿童头皮清洁干燥,避免共用梳子等物品,治疗期间将患儿毛巾煮沸消毒。
考试焦虑或家庭变故可能诱发拔毛癖或休止期脱发,表现为不规则脱发斑或弥漫性脱发。家长需帮助孩子缓解压力,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可配合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严重时需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等抗焦虑药物。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垂体功能异常会导致头发干燥易断,常伴随生长发育迟缓、畏寒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确诊后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家长应定期监测患儿身高体重变化,避免摄入抑制甲状腺功能的食物如卷心菜。
家长应每日观察儿童脱发程度与头皮状况,记录脱发量变化。保证饮食均衡摄入优质蛋白、锌、维生素D等营养素,避免过度烫染或扎过紧的发型。若脱发持续超过2个月或伴随指甲凹陷、皮肤病变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洗头时水温不宜过高,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儿童专用洗发产品,吹发时保持15厘米以上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