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颅底骨折属于特殊类型的颅骨骨折,通常由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导致颅底骨质连续性中断。颅底骨折可分为前颅窝骨折、中颅窝骨折、后颅窝骨折三种类型,多伴随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颅底骨折与其他部位骨折不同,其解剖结构复杂,涉及多个骨性孔道和裂隙,如筛板、视神经管、内耳道等。这些区域有重要血管神经穿行,骨折后易损伤颈内动脉、面神经等结构。骨折线常沿颅底薄弱处延伸,如蝶骨大翼、岩骨嵴等部位。
前颅窝骨折多因前额部受力,导致筛板破裂出现脑脊液鼻漏;中颅窝骨折常见于颞部撞击,可能撕裂硬脑膜造成脑脊液耳漏;后颅窝骨折多由枕部暴力引起,可压迫脑干危及生命。不同于线性骨折,颅底骨折常呈粉碎性或凹陷性。
特征性体征包括熊猫眼征、Battle征等,伴随嗅觉丧失、听力下降等脑神经症状。与普通骨折不同,颅底骨折可能继发脑膜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严重问题。部分患者早期仅表现为头痛,易被误诊为脑震荡。
常规X线检出率不足50%,需依赖CT三维重建确诊。骨折线若累及颈静脉孔、破裂孔等部位,需血管造影评估血管损伤。这与四肢骨折通过简单摄片即可明确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多数采取保守治疗,但合并脑脊液漏持续1周以上需手术修补。禁用鼻腔插管等操作,避免继发感染。后颅窝骨折伴脑干受压时需急诊减压,这与普通骨折的复位固定治疗策略存在显著差异。
颅底骨折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擤鼻、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恢复期需定期复查CT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警惕迟发性脑脊液漏或血管并发症。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保持大便通畅。若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