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怎么恢复得快

4.54万次浏览

申剑 主任医师

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脚踝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促进恢复。脚踝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运动损伤、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等因素引起。

1、制动固定

急性期需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4-6周,避免负重活动。稳定性骨折可选择行走靴保护,粉碎性骨折需配合牵引维持复位。固定期间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拆除固定装置前需确认骨折线模糊,禁止提前负重。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促进骨愈合,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消炎镇痛。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改善骨密度。药物使用需警惕胃肠道刺激,禁止自行调整剂量。中药熏洗可选用红花油辅助消肿,皮肤破损时禁用。

3、物理治疗

骨折愈合中期开始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拆除固定后采用冷热交替敷缓解僵硬,超声波治疗可软化瘢痕组织。水中步行训练能减少关节负荷,脉冲电磁场治疗对延迟愈合有效。治疗期间出现疼痛加剧需立即暂停。

4、康复训练

固定期进行足趾屈伸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踝泵运动和平衡垫训练。6周后增加抗阻弹力带练习,12周后尝试单腿站立。训练强度以不引发持续疼痛为度,关节活动度恢复至健侧90%方可恢复运动。

5、手术治疗

移位明显的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关节面塌陷者需植骨填充,合并韧带损伤需同期修复。术后2天开始CPM机被动活动,4周后部分负重。感染风险高者可使用抗生素骨水泥钉。

恢复期每日补充500ml牛奶或等效钙质,摄入足量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戒烟限酒避免影响血供,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睡眠时保持踝关节中立位,行走初期使用拐杖分散压力。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完全康复前避免剧烈跑跳。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响声需及时复诊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