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孩肚子鼓胀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消化不良、肠道积气、便秘或病理性疾病有关。若伴随哭闹、呕吐、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婴幼儿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进食后胃肠充盈会使腹部轻微隆起,尤其饱餐后更为明显。母乳喂养婴儿可能因吞咽空气导致暂时性腹胀,拍嗝后多能缓解。幼儿饮食过量或摄入易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等,也可能出现短暂性腹部膨隆,排便排气后通常改善。
持续性腹胀需警惕病理性因素。先天性巨结肠表现为顽固性便秘伴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乳糖不耐受患儿进食乳制品后会出现腹胀腹泻,大便呈泡沫状。肠道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病可引起脐周疼痛伴腹部膨大,夜间磨牙是典型伴随症状。肠套叠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突发腹痛、果酱样大便与腹部包块构成三联征。腹腔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也可导致进行性腹胀,多伴有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建议家长每日测量孩子腹围并记录变化,选择宽松衣物避免腹部受压。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洋葱、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增加南瓜、胡萝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辅食。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体温正常时尝试温水浴放松腹肌。若腹胀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拒食、精神萎靡、血便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前往儿科或消化内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腹部超声或X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