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结核药肝功能受损怎么办

4.91万次浏览

咸国哲 主任医师

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肝功能受损需立即就医调整用药方案,同时采取保肝治疗。肝功能异常可能由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引起,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

1、暂停可疑药物

发现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时应暂停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主要肝毒性药物。结核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片、乙胺丁醇片等肝损伤风险较低的替代药物,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结核杆菌耐药。

2、使用保肝药物

遵医嘱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可促进肝细胞修复。水飞蓟宾胶囊能稳定肝细胞膜,适用于药物性肝损伤伴胆红素升高的情况,用药期间需每周监测肝功能指标。

3、调整给药方案

采用间歇给药法减少肝负荷,如将利福喷丁胶囊由每日用药改为每周3次。严重肝损患者可能需要缩短吡嗪酰胺片的用药周期,或改用链霉素注射液等经肾脏代谢的抗结核药。

4、营养支持治疗

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帮助代谢药物毒性,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肝组织再生。严格禁酒并避免高脂饮食,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加速毒素排泄。

5、动态监测指标

治疗初期每2周检测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稳定后每月复查。若出现皮肤瘙痒、陶土样大便等胆汁淤积表现,需及时进行腹部超声排除胆道梗阻。

抗结核治疗期间应保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加重肝脏负担。日常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煮菜肴,禁食辛辣刺激及霉变食物。若出现恶心呕吐加重、意识模糊等肝衰竭前兆,须立即急诊处理。建议患者建立用药日记记录症状变化,复查时携带既往肝功能检查结果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