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脑血管意外的并发症主要有脑水肿、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深静脉血栓形成、癫痫发作等。脑血管意外即脑卒中,可能因脑组织缺血或出血导致多种继发性损害,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脑血管意外后48-72小时内易出现脑水肿,与血脑屏障破坏、细胞毒性反应有关。患者表现为头痛加重、意识障碍加深或瞳孔变化。需通过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药物脱水降颅压,严重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监测颅内压及电解质平衡是关键。
卧床及吞咽功能障碍易引发吸入性肺炎,常见发热、痰液增多等症状。早期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配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护理。预防措施包括抬高床头、进食评估及口腔清洁。
脑损伤后胃黏膜缺血可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静脉注射奥美拉唑钠、口服硫糖铝混悬凝胶可抑制胃酸保护黏膜。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必要时禁食并输血治疗。
肢体活动受限导致血流淤滞,可能引发下肢肿胀疼痛。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性抗凝治疗有效,同时需穿戴弹力袜、定期被动活动肢体。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血栓脱落可能引起肺栓塞。
脑皮层受损后异常放电可诱发癫痫,表现为肢体抽搐或意识丧失。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等抗癫痫药物需长期规律服用,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电图检查有助于评估发作类型。
脑血管意外患者需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及实验室指标,康复期应逐步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与语言康复。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与过度劳累。家属需协助预防跌倒并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