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孩子斗鸡眼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斜视等眼部疾病的表现。斗鸡眼在医学上称为内斜视,主要由眼外肌协调异常导致,常见原因有先天性因素、屈光不正、神经系统问题等。若斗鸡眼持续存在或伴随视力下降、复视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婴幼儿时期轻度斗鸡眼可能与鼻梁未完全发育有关,表现为双眼向内偏斜但能自行回正,通常2-3岁随面部骨骼发育改善。这类情况多为假性内斜视,与双眼内眦间距较宽或内眦赘皮造成的视觉误差有关,可通过角膜映光法检查排除真性斜视。
真性内斜视需关注是否伴随调节性因素,如远视未矫正时过度使用调节功能引发的眼位偏斜。部分患儿会出现代偿头位或闭单眼行为,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弱视。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颅脑外伤也可能引起获得性斜视,需结合眼球运动障碍或瞳孔异常等体征综合判断。
建议家长观察孩子斗鸡眼的出现频率和持续时间,避免强光刺激或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期进行视力筛查,3岁前可每半年检查一次屈光状态。若确诊斜视,需遵医嘱选择配镜矫正、遮盖疗法或手术调整眼肌平衡,早期干预有助于视觉功能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