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儿童缺钙可通过血清钙检测、骨密度检查、尿钙检测、X线检查、维生素D水平检测等方式准确诊断。缺钙可能与饮食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慢性肾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长期使用利尿剂等因素有关。
血清钙检测是评估儿童缺钙最直接的方法,通过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液中钙离子浓度。正常范围为2.1-2.6mmol/L,低于2.1mmol/L可诊断为低钙血症。检测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剧烈运动。若结果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误诊。
双能X线吸收测定能定量评估骨骼矿物质含量,适用于长期缺钙导致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儿童检查需使用专用儿科模式,结果以Z值而非T值评价。该检查无创无痛,但婴幼儿需保持安静配合,必要时需镇静处理。
24小时尿钙排泄量测定可反映肾脏钙调节功能,正常值为2.5-7.5mmol/24h。收集尿液时需记录总尿量,避免样本污染。尿钙降低可能提示肠道吸收障碍或维生素D缺乏,需结合血钙和血磷水平分析。
手腕或膝关节X线可发现佝偻病特征性改变,如骨骺增宽、干骺端杯口状变形。此方法适用于有明显骨骼症状的儿童,但对早期缺钙敏感性较低。检查时需做好防护措施,减少辐射暴露。
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可明确是否合并维生素D缺乏,正常值应大于50nmol/L。维生素D不足会导致钙吸收障碍,是儿童缺钙的常见原因。采血时间宜选择早晨,结果需结合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综合解读。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保证每日500ml奶制品摄入,适当增加豆腐、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鼓励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避免过度防晒。若出现多汗、夜惊、方颅等缺钙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不可自行补钙。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并规范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制剂,每3-6个月复查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