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肠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定期肠镜检查是确诊的最有效方法。若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肠息肉的发生与遗传、饮食、年龄等因素相关,高危人群应加强筛查。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肠息肉或肠癌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建议这类人群从40岁开始,每3-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息肉。
2、饮食习惯: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能增加肠息肉风险。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有助于降低患病概率。
3、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肠息肉的发生率逐渐上升。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4、炎症性肠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的人群,肠息肉风险较高。这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息肉切除。
5、肥胖和缺乏运动:肥胖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与肠息肉的发生有关。保持健康体重,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预防肠息肉。
肠息肉的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并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降低患病风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